繁体中文

斗恶鬼

avatar 2024-10-27

我姑是一个快八十的人了,一生可以说是命运坎坷。她十多岁时,父母双亡,年轻时丈夫又死了,到了中年时,唯一的儿子也在一次车祸中死亡。

后来,她孤身一人,看破了红尘,就削发出家为尼,最后就成为这个尼庵的一个主持。

这个尼庵,火砖布瓦,很小,几间房子,中间一个大厅里供着佛祖座像。每天来来往往的香客也不多。

这是个山村尼庵,建在山谷中,周围山林茂密,环境幽美。尼庵下面不远处有一个小水库,水一年到头清澈碧绿。

因为我家就住在山下,所以小时候学校放假了,就经常到姑尼庵里去玩。她非常喜欢我,有时,也留我在尼庵住上一段时间,把香客斋婆送来的那些供品,也拿一些给我吃。

我记得那时也有八九岁了,也知事了。住在尼庵的时候,就经常看见尼庵附近山下一些小孩子头痛发热,或者被惊吓过度,或者被那些鬼怪迷惑了,都要把她请去,除鬼避邪。

听说她一去,嘴巴念念有词,作一遍法术,拿一把桃木剑,晃动几下,就把那些害人的孤魂野鬼收住了。那些小孩子的头痛发热就马上好了。他们父母就对她感谢得不得了。

因为小时候,知道世上有鬼,就很害怕,经常住在尼庵姑上,听姑讲一些鬼故事。半夜三更的,又听见尼庵外面的山林里风吹草动和动物鬼叫声,心里就非常害怕。经常就一边要姑讲鬼故事,一边听着把头往被子里缩进去。

老尼姑看见了,就笑了一下,说,“在这里不要害怕。再恶的鬼也不敢到我这里来的。你看大厅里那些神,是管理这一方鬼怪的。再说,别看我一个快八十岁的老太婆了,我实话跟你说,我还有一些法术可以镇住他们,一般恶鬼是怕我老太婆的!

听她这样一说,我就有一些相信了。我也知道姑的法术,有一些厉害。我那天,还亲眼看见她斗鬼的经过,看得我是心惊胆战。

那一天,附近山下,有一户人家,一个四岁的小男孩,黄昏时份,在湾子晒场上玩得好好的,突然一阵黑旋风刮过,小男孩就马上发病倒在地上筋,口吐白沫子,把一家人就吓得不得了。

于是,小男孩的父母就马上把小男孩抱到尼庵来,请老尼姑看看是怎么回事。

他们知道老尼姑有两个本事,一个能够驱鬼避邪,再恶的鬼,她也不怕,能收住他们;第二个,因为是长年累月在深山老林里面,所以,她就跟她师傅学会了许多医术,空闲的时候,就上山去採药,为附近的人治病。

因为尼庵的香火是附近的村民提供的,所以,她一般给他们治病或者驱鬼避邪时,是不收一分钱的。另外,老太婆的人也好,菩萨心肠,又热心快肠的,谁家有个请她帮忙的事,只要她能办到的,一般都会帮助他们。

老尼姑看见小男孩躺在他母亲怀里,一幅不省人事的样子,还在继续筋吐白沫子,眼看嘴唇已经变成紫色的了,满脸一片寡白色。

小男孩母亲都吓得哭出了声音来。围看的几个香客或者斋婆,也是吓得不得了,一个劲的催促老尼姑,快一点救小男孩。我在旁边,更是吓得不得了,一个劲的催她快救他。

只见老尼姑不慌不忙的坐到小男孩旁边,把把脉,然后翻开他眼睛看看,就说,“这是一个野鬼纠缠上他了,想找他做替身,好可恶的恶鬼!

于是老太婆就又安慰小男孩父母,叫他们不用怕,“待我用一些法术,把这个恶鬼捉住,免得他再害人!

于是,老尼姑就来到大厅里,盘腿坐在神像下,面对着大厅门口,眼睛就开始闭着作法,请神助威。只见她嘴里里念念有词,手中尘掸一会儿左晃晃,一会儿右晃晃。

不一会儿功夫,只见尼庵外面的天空,就一大块乌云快速飘移过来,把尼庵的上空罩了一个严严实实。尼庵马上就黑暗下来,一刹那间,就狂风大作,电闪雷鸣,飞沙走石,继而就暴雨倾盆。

我和小男孩父母,还有几个斋婆香客,就站在旁边,突然看见这个奇怪恐怕的现象,就都吓得不得了,认为有大事要发生了。

果然,没有一会儿功夫,只见头上乌云处,一阵刀光剑影,噼噼啪啪响声,足足响了半个小时。突然,一阵血雨从天而降,随即一个鬼怪的人头,就从半空乌云里,砰的一声掉在尼庵外面的空地里。

只见那个鬼怪的人头落在地上时,青面獠牙的,还在地上滚动着,蹦跳的,嘴巴里还在往外喷着鲜血。尖尖的牙齿还在上下格格的磕响。

这个场景,就吓得我,躲到老尼姑背后,捂住眼睛不敢看一眼。

老尼姑,别看她快八十岁的老太婆了,说时迟那时快,只见她身材敏捷,动作快速,飞起一步,跳赶过去,一桃木剑就砍在那个青面獠牙的鬼头上,只看见一道火光一喷,就看见那个鬼头就不动了。最后,老尼姑就把鬼头放进一个皮囊中,就说,“好了,把恶鬼收住了!

于是,乌云散了,雷也不响了,闪电也没有了,各种怪异的声音也消失了,天空又明亮起来,恢复到之前那个光灿烂样子。

小男孩,也在他母亲怀里,慢慢的苏醒过来,脸上也恢复了原有的血气。只见他像做了一个梦一样,醒过来时,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看见这么多人看着他,就往他母亲怀里钻,嘴巴里喊着,“要回去。

后来,大家就很好奇,就围住老尼姑,问老尼姑打败恶鬼的经过。

老尼姑就说,刚才你们看见云里的刀光剑影,听见噼噼啪啪的响声,就是我在上面斗恶鬼。

说得大家是感叹得啧啧有声,佩服得五体投地。

下一篇:
回首页: 首页
上一篇: